首页  >  新闻资讯 > 汉江上传唱着汉调二黄走在石泉的大街小巷,耳畔不时传来悠扬

汉江上传唱着汉调二黄走在石泉的大街小巷,耳畔不时传来悠扬

汉江上传唱着汉调二黄
走在石泉的大街小巷,耳畔不时传来悠扬婉转的戏曲哼唱。在这座陕南水乡,在这汉水之滨,人们茶余饭后纳凉时,都习惯哼唱几句“汉调二黄”作为消遣。
汉调二黄是陕南一种地方剧种,因唱腔与湖北汉剧接近,又常在汉江流域活动,故名“汉调二黄”,也称“山二黄”,最早可追溯至盛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石泉汉调二黄的声腔来源于陕南的民间音乐,开始只有简单的曲调,上下句反复吟唱,后来因移民大量涌入带来各地戏曲文化。汉调二黄广泛吸收包括杂剧、弋阳腔、昆曲等声腔的特点,并根据情绪变化、节奏的快慢,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表达力很强的秦声腔调,具有“繁音激楚,热耳酸心”的独特风格。在不断丰富、发展过程中,汉调二黄又分为二黄调和西皮调两种不同腔调、板式。其中,二黄调激昂、悲愤、高亢;西皮调活泼、轻快、细腻
与其他戏曲形式一样,汉调二黄也讲究唱、念、做、打,但它的角色分工较细,可分为老生、小生、大花脸、正旦、老旦等十门,各有各的演唱技巧表现特色。表演时,唱腔和着起板与落拍,节奏鲜明灵活多变。动作的一招一式都配有紧、慢、轻、重的锣鼓,各个角色的手、眼、身、法、步,亦有一定的程式,特别集体表演场面,如排队、坐帐、站门、朝贺行军、武打等,都有固定的模式,其艺术表现力大大超过当时盛行的弋腔和雅部昆腔。
清代时,石泉的汉调二黄在民间非常流行当时全县有七八个戏班,每逢节庆,或者有庙会、私人堂会等演出,戏班便来回穿梭于县城和农村之间,或搭台唱戏,或支起幕布表演二黄皮影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调二黄在石泉曾空前兴盛。进入21世纪,随着新兴娱乐方式的不断冲击,传统戏剧一度陷入低潮,但汉调二黄传唱百年,音律早已深入人心顽强的艺术生命力让它在石泉这片土壤一直繁衍生息。
为了保护石泉人最爱的传统剧种,石泉县政府积极支持推广,于2011年10月成立了汉调二黄业余剧团,离开县剧团近30年已退休10年的刘风鸣她被推举为团长,65岁的她感慨不已,终于又做回热爱的事业。剧团成立初期仅有团员16人,大部分都是退休人员,其中年龄最大的超过80岁,条件非常简陋,剧团把江西会馆作为排练活动场地,每周二、四、六为排练时间。在她的争取下,剧团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不断发展壮大,现在有团员40余人。虽然他们是业余剧团,但他们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无论风霜雨雪,剧团的排练从来没有中断过。2013年年底,刘风鸣不慎将手摔伤了,即使这样她也没有耽误排练,硬是忍着疼痛,挂着绷带带领大家排练。团里的其他演员们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都劝她回去修养,她却说定下的规矩个人都要遵守,从此团里再也没有出现排练迟到早退的队员了。
多年来,剧团一班人不断学习,深入实践,积极探索,除了恢复传统小戏和唱段《打金枝》、《二进宫》、《三击掌》《渔舟配》、《迴龙阁》《墙头记》、《吹鼓手招亲》、《辕门斩子》等20多本外,积极创作了《鬼谷回故里》《张仪别妻》《唱水乡》《卖葱》《汉水游女》、《迎来艳阳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优秀作品20多个,深受群众喜爱,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传统的曲艺逐步向大众推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剧团累计获得省市奖项7个,2015年团长刘风鸣被安康市文化学会评为优秀汉剧传承人。
面对汉调二黄传承人才匮乏的现状,刘风鸣积极奔走。2012年开始,她利用周末和寒暑假义务教授中小学生学习汉调二黄,大多数家长都是带着孩子慕名而来,看到孩子们一点一点的进步,家长们非常开心,也有些家长劝她,你这么大年龄了,这么辛苦,收点学费吧,她说:“我是汉调二黄传承人,有义务学生学习,只要孩子们愿意学,汉调二黄后继有人,我绝不收费”,义务教授学生学120余名。
除了义务教授学生,刘风鸣还把汉调二黄带进校园,她亲自到城关一小,城关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宣传普及汉调二黄知识。汉谓二黄也作为学校第二课堂,吸引了一批热爱戏曲的学生学习,她每周义务上课1节。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城关一小学生排练的《斩秦英》、《武采桑》两个汉剧表演唱在县第七届青少年艺术节展演中获得表演一等奖;她辅导排练的汉调二黄歌舞《迎来艳阳天》在陕西省教育举办的2012童心向党快乐成长夏令营艺术表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如今,每逢大小节假日汉调二黄就会在古城石泉上演,每年还演出20多个专场。戏台上,年过七旬的欧定元、刘风鸣、宋仁举、张德泉、姜海清等老艺人老当益壮,魅力不减,风采依旧,中青年演员陈萍、欧阳雪梅、陈宝琴、李郓慧、陈则林、段亚军等开始担当主角,他们意气风发,为汉调二黄这一秦巴山气息浓郁的唱腔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联系电话1:13857953761(点击拨打)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冒着严寒的干部们、工作人员辛苦了!

最新评论

0条评论

    暂无评论,欢迎您评论。

热门阅读